上周末,東莞最后一波大學新生報到,當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新生們走進自己的宿舍時,意外地發現陽臺上裝了一臺洗衣機——這是學校與第三方合作,給各個宿舍添置的共享洗衣機,學生須付費使用。對此,有學生表示“很方便”,也有學生對校方此舉表示不理解,校方表示,將共享洗衣機裝進宿舍的初衷是為了避免學生購買不合格的產品,防止出現用電危險。
共享經濟的發展可以說不斷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各種形式的共享經濟層出不窮同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否認共享經濟所帶來的諸多好處,但是我們更要清楚,新形式的共享經濟想要推廣,更需考慮各種因素。在宿舍中添置共享洗衣機也是如此,不能強制共享經濟,否則得不償失。
校方為學生在宿舍添置共享洗衣機很大程度上確實方便了學生,省去了學生購買洗衣機的不規范及私用洗衣機的危險,每個宿舍都有也避免了排隊洗衣服的時間浪費。但是若以盈利為目的的話,共享洗衣機似乎變了味道。經精打細算的同學一算,共享洗衣機的使用費用比自己購買一臺洗衣機的費用還要高,這讓同學們怎樣接受?這樣的共享洗衣機已與以租用方式減少購買消費的初衷背道而馳。
筆者認為這種校方私自在宿舍安裝洗衣機的共享經濟是不可取的。因為像宿舍這樣小范圍的集體,宿舍內共享洗衣機的受眾也僅僅是本宿舍的4-8個人,這必然會加大共享洗衣機成本,從而提高使用費用。學生還不如合伙買洗衣機用得劃算。
若是校方想為學生做好服務的話,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安裝共享洗衣機征求學生們的意見,同意的話才能在宿舍添置;其次校方應該在宿舍樓的走廊、平臺等區域安裝共享洗衣機,但是前提是不能以營利為目的,隨著受眾范圍的擴大,使用費用理應降低;最后對學生自行購買的洗衣機進行合格與否的檢查并提供與共享洗衣機統一的安裝服務,以避免出現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