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炎熱的夏天,上海浦東新區退休職工夏女士,在給海爾寄出的那封信里表達了自己困惑:使用過程中,洗衣機內存有污垢,產生細菌,能不能給洗衣機增加“自動清洗”的功能?
當時,洗衣機產業的研發重心在于快速便捷清洗,免清洗尚屬空白,是一大技術難題。收到這封信的海爾洗衣機超前研發工程師許升,在經過數輪用戶調研后,發現夏女士提出的確實又是極有代表性的共性需求。于是,他帶領團隊開始破題。隨著“桶間無水”、“無外桶”技術問世,用戶徹底邁入“健康洗”時代,引領了一場洗衣機健康洗革命。
從智慧球到“無外桶”只為真正“健康洗”
如何在行業的空白區實現科研創新,這確實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杉词惯@樣,他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想啃下“硬骨頭”。
“在海爾,用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有開放的科研環境,和對創新百分百的支持,敢為人先,沒有限制,盡管去做?!痹S升說。在集團科技創新的鼓勵支持下,他和團隊朝著免清洗洗衣機發起了猛攻。
傳統洗衣機洗滌過程中,水會在內外桶之間進出流動。時間一長,內桶和外桶的桶壁以及洗衣機槽內就會堆積一層臟漬和污垢,進而滋生細菌,容易污染衣物造成“二次污染”。當業內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清洗臟桶”上時,許升獨辟蹊徑,想從源頭解決,而不是等到污染產生后再被動去消除。他和團隊鎖定了一種叫“智慧球”的東西,想通過智慧球在內外桶間的運動,彈走污漬,從源頭上防止“臟桶”問題的產生。
一個直徑12毫米的小球,里面藏的學問可一點都不少。許升說到,“提起智慧球,大家的反應是圓形,但圓形在運動時接觸面是點,清洗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我們設計了二三十種形狀,試驗每一種形狀的清洗效果。比如八爪魚形狀,清洗效果是有了,但容易藏污納垢,依舊不是最理想的選擇,反復驗證后,最終選擇了能夠實現點線面全接觸的膠囊形。不光是智慧球的形狀,尺寸、材料等每個維度,我們都設計了至少10種以上的方案?!辈煌螤畲钆洳煌叽?、材料,按照乘數級來進行測試,強度和難度可想而知。
“研發的工作是枯燥的,碰壁是家常便飯,但哪怕需要不停的試錯,我們都不能忽視每一個小細節?!痹S升說?!爱a品小批量上市的時候,100臺產品中兩臺樣機出現了問題。我們在模擬用戶進行測試的時候,發現在衣服偏離的旋轉過程中,智慧球彈出來沒法收回,脫水過程中產生異響。經過排查,是這臺樣機的智慧球材料密度出現了偏差,因為在之前彈跳性指標是不需要納入標準化考量的?!庇辛藛栴},就必須解決,無關大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升和團隊決定暫停產品上市,對彈跳指標進行了嚴格的標準量化,確保即使在極端環境下,智慧球也能夠很好的運轉。半年以后,產品正式投放市場。雖然許升再描述起當年的突發狀況時風輕云淡,但他堅定的語氣中無一不透露著海爾科研人的嚴謹。
直徑12毫米抗菌高分子橡膠材質的膠囊形智慧球,單是這一個小小的球,為尋求更佳解決方案,許升和團隊就歷經了幾百種方案,上千次實驗,很難想象,在洗衣機這個龐然大物其他配件的研發過程中,要付出多少汗水,攻克多少難關。
很多時候,一項先進技術的誕生,除了科研理論先行,堅持不懈的努力、鉆研、試錯都是缺一不可的。他做到了,2014年許升牽頭帶領團隊實現重大突破,在全球范圍內首創“免清洗”洗衣機,破解了困擾這一行業的百年難題?!翱萍嫉囊恍〔?,人類的一大步”,上市半年后,海爾免清洗洗衣機成為全球爭相模仿的對象,海爾原創科技的魅力再次驚艷全球。
然而,海爾洗衣機的創新沒有止步于此。因為研發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在集團的支持下,洗衣機研發團隊持續迭代創新,為用戶創造更好的健康洗護體驗。
2016年4月,海爾洗衣機創新“桶間無水”技術,解決殘留水難題,讓內外桶之間處于“全隔離”狀態,斷絕了桶間污垢進入內桶二次污染衣物的可能。2019年4月,“無外桶”免清洗推出,一來增加了用戶的洗衣空間,二來通過翼形離心水道的設計,讓邊緣跟桶完全貼合,徹底斷絕了污垢產生的條件,實現零清洗,顛覆了百年洗衣機結構。
從“智慧球”清污到“桶間無水”技術,再升級到“無外桶”時代——許升帶領團隊不斷創新,海爾洗衣機則與用戶一起,邁入了“健康洗”時代。
“這期間,我們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不斷的原理研究分析,仿真技術應用及測試基礎上完成的。尤其是仿真技術的運用,對于縮短研發時間、保障研究效果幫助是極大的?!闭劦椒抡婕夹g,許升感嘆頗多,“在90年代,研發還是要靠反復試驗來完成的,準確度參差不齊,時間也難以保障,而且耗材過多。但是,隨著創新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將仿真技術很好地運用到科研過程中,在保證精準度的前提下,不僅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也為用戶創造了更好的使用體驗?!?/p>